近年來,盡管我市優質大米生產正在從種植、收購到深加工一體化的產業化格局發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目標和“做優做強、適應市場”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甚致我市大米在廣東福建等傳統主銷區的市場份額還日益縮減,嚴重影響了我市水稻生產優勢的充分發揮,也制約了我市優質大米產業的垮越發展。原因分析歸納起來,主要是突岀存在“四個不”的問題:
水稻種植品種紛雜不一。全市水稻種植品種50多個, 缺乏權威主流品種。盡管主導品種“軟粘”、“黃花粘”等優質大米品種在食味品質等方面與東北大米或進口大米相比也毫不遜色,但種植規模小,數量少,沒有形成規模和數量上的優勢,難以滿足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大多數大米加工企業只能多個品種混雜加工銷售,一般有2-3個品種,多的有5-6個品種,甚至還有早、中、晚稻多個品種。這就造成加工的大米品質不統一,外觀長短扁圓各異,口感軟硬黏糯均有,營養成分也參差不齊。從而使大米品質不穩定,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市場競爭力不強。
水稻種植經濟效益不高。受國際市場沖擊,國家下調糧食收購保護價,稻谷收購保護價從 2016 年開始下降,2019 年達到低點,導致稻谷產值較 2016 年下降 20%左右。同時隨著土地流轉租金、勞動力、農業生產資料等成本上漲,導致水稻種植成本日益攀升。據測算,一般單季水稻種子化肥機械等生產成本在870元左右,常規稻畝均收入1060元、優質稻1300元左右,扣除土地流轉費300-500,基本無利可圖,甚至虧本。糧食生產效益低是制約農民種水稻積極性的主要瓶頸。大多數農戶都不愿多種植水稻,改種其它作物或拋荒。部分種植戶為縮小成本,實行簡單粗放式種植,很難保證水稻的品質與產量。另外,由于農村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種糧農戶基本以老年人為主,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有愿望但沒精力接受新技術,穩定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缺乏后續力量,嚴重影響了水稻高水平規?;N植。
大米產業經營規模不足。我市水稻生產經營主體仍然是以小農戶為主,規模種糧大戶少,經營耕地面積小,僅占水稻總播面12%左右。全市有大小糧食加工企業200多家,存在著“廠家多、規模小”,“生產設備落后、精深加工少”等制約著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大米產業依然處在傳統發展模式,農產品多以“原字號”、“初字號”產品上市,產品檔次和附加效益較低;產業鏈條薄弱,生產、經營、流通、消費等環節不夠通暢。大米加工銷售行業缺乏龍頭企業,產業規模不大,集群效應不足,產品營銷主體發育不健全,營銷渠道不寬廣。
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不大。盡管全市本地大米品牌有上百個,但品牌多、知名少,產品品牌影響力不大,缺少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米品牌,品牌市場占有率較低,且缺乏區域公共品牌,沒有形成合力。大多數加工企業沒能力培育基地,與農戶僅局限于簡單的收購關系,難以打造自身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處于劣勢,市場份額占比不高,經濟效益較差,從而導致大米加工效益偏低存在普遍現象,有些糧食加工企業虧損,甚至停產息業。此外,由于種植技術操作規程不健全,生產過程監控不到位,產品安全可追溯性不強等因素,優質大米尚未形成優勢品牌,在市場上難以做到優質優價。